| 快捷翻页 ← → 键
国学书籍大全 > 中医书籍 >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玫瑰糠疹(三例)
    【例一】梅×森,男,40岁,简易病历,初诊日期1972年10月26日。

    主诉:皮肤起环状皮疹已七天。

    现病史:一周前发现躯干两 胁部起两 块环形皮疹,色红,有薄鳞屑,痒感明显。两天以后发现前胸、后背、四肢密布同样皮损。、经xx医院诊为“玫瑰糠疹”。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内服“扑尔敏”、“维生素”等药,效果不明显。遂来我院门诊。

    检查:躯干、四肢皮损呈环形、椭圆形皮疹,色红浸润,表面有微薄细鳞屑,胸背部皮损长轴与肋骨平行。

    脉象:弦滑。

    舌象:苔薄白稍陚。

    西医诊断:玫瑰糠疹。

    中医辨证:血热外受风毒湿邪。

    立法:清热凉血,解毒除湿。

    方药:

    白茅根一两 干生地一两 大青叶五钱 粉丹皮四钱 尾连二两 黄芩三钱 紫丹参五钱 白藓皮一两 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车前子(包)四钱

    10月30日,服上方四剂后,皮损红色明显消退,痒感减轻。于上方中加地肤子一两,继服五剂。11月6日,大部分皮损消退,呈现淡红色半环状皮损,中心消退,边缘稍有浸润,痒感已不明显,脉缓,苔薄白。改用养阴凉血、除湿止痒为法:

    干生地一两 粉丹皮四钱 白藓皮一两 地肤子一两 紫丹参一两 苦参三钱 花粉五钱 二冬四钱 生薏米一两 车前子(包)四钱 泽泻三钱 全当归五钱

    11月口日,上方连续服六剂后,皮损全部消退呈现色素沉着,临床痊愈。

    【例二】贺××,男,28岁,门诊号:472795,初诊日期1964年9月8日。

    主诉:全身搔痒起红疹已十多天。

    现病史:十天前发现胸背两 胁部起红色环状皮疹,搔痒。很快发展至四肢,剧痒。曾经本单位卫生所及xx医院治疗未效。

    检査:躯干、四肢近端散发红色米粒至高粱大的丘疹,两 腋下及胁部有明显稍大之横列椭圆形之皮疹,边缘有菲薄鳞屑,皮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

    西医诊断:玫瑰糠疹。

    中医辨证:血热外受风毒。

    立法:凉血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

    赤白芍四钱 当归三钱 茜草根三钱 白茅根一两 蝉衣二钱 浮萍一钱 白藓皮两 刺蒺藜五钱 金银花五钱 生枳壳三钱 生甘草三钱

    外用寒水石面五钱,炉甘石面五钱,滑石粉一两,冰片五分,加水至200毫升混匀外用。前方连续服用八剂而治愈。

    【例三】范×兰,女,15岁,门诊号:482809,初诊日期1972年2月22日。

    主诉:胸背部及上肢起红疹,痒感明显,已半个月之久。

    现病史:半个月以前自觉前胸部起一红斑,有痒感,开始如指盖大,表面有脱皮现象,未加注意。数日后,胸背部及两侧上

    肢突然发起类似样红色皮疹,大小不等,痒感更加明显,曾在xx医院诊为玫瑰糠疹,经治疗未效,遂来我院门诊。

    检查:息者胸背部、颈部、上肢、大腿部散在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疹形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基底颜色不一,鲜红至褐色,皮疹边缘不整齐,长轴与肋骨平行,表面附有较多的细碎糠秕状鳞屑。

    脉象:弦细滑。

    舌象:苦薄白稍腻。

    西医诊断:玫瑰糠疹。

    中医辨证:血热兼感热毒湿邪。

    立法:凉血清热散风止痒,佐以利湿。

    方药:

    生地四钱 紫草三钱 茜草三钱 白茅根五钱 苦参五钱 土茯苓五钱 白藓皮一两 当归二钱 胆草二钱 泽泻三钱 薏米五钱

    2月25日,服上方三剂后,自觉痒感减轻,皮损表面鳞屑见少,未再起新的皮疹。仍按上方加白术三钱,黄柏三钱,茯苓二钱,继服三剂。3月2日复诊时,痒感已基本消失,皮疹逐渐消退,颜色转暗。按前方加减。3月16日复诊时,皮疹已退尽,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按语] 玫瑰糠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红斑鳞历性皮肤病。初起往往发生于躯干、颈部或四肢某处的较大皮疹称母斑,约一、二周后,相继成批发出较小皮疹,并有不同程度的搔痒。本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以中年和青年人较多。乃中医六癣中之“风癣”,多因内有血热,外感风毒,内外合邪而致。血热热毒凝结。故见黄红色环形红斑,若挟湿邪则病程迁延时间较长。治疗原则:凉血解毒,驱风止痒。经验方:

    鲜茅根五钱~一两 凌霄花三钱~五钱 鸡冠花三钱~五钱 大青叶三钱~五钱 青黛二钱~三钱 攻瑰花三钱~五钱 粉丹皮四钱 荆芥三钱 防己三钱 防风三钱 黄连二钱 金银花五钱~一两 紫草三钱~五钱

    鲜茅根清热凉血,解毒,退红斑;凌霄花、鸡冠花、丹皮清热凉血;大青叶、青黛解毒清热退斑;玫瑰花理气化瘀;荆芥、防风驱风止痒;金银花清热解毒;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退斑;防己清热除湿。

    热盛者可加大黄,以清热凉血破瘀;搔痒明显者可加白藓皮;心烦口渴明显者可加生玳瑁,以凉血解毒、镇静安神。

    病程超过四周以上,一般多因挟湿而致。治宜凉血驱风,除湿止痒。经验方:

    紫丹参五钱~一两 白薛皮五钱~一两 苦参三钱~五钱 粉丹皮三鐯~四钱 茵陈五钱~一两 威灵仙五钱~一两 赤苓皮三钱~五钱 土茯苓五钱~一两 槐花五钱~一两

    丹参、丹皮凉血活血,化瘀退斑;苦参、白藓皮清热除湿,驱风止痒;茵陈、赤苓皮利湿清热;威灵仙除湿散风止痒;土茯苓清血分之毒热;槐花清热凉血,主清胃肠之热,因大肠与肺相表里,能疏理皮肤风热。

    外用药:小面积的皮损可用玉树油(附方26)搽。皮损&发的可用百部酒(方见329页)加20%雄黄解毒散(方见317页)及20%化毒散(附方5)5或用止痒药粉(方见317页)加卯%云苓粉及川椒粉混匀外扑。

    以上三例治疗**均一致,但用药不尽相同。是在经验方药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的。重点在于掌握本病的血热这一特点,以凉血为主。另外根据外因条件的差异,也就是区别风、湿、热毒的轻重而加减。在这里应该提出的,对于湿的理解赵老医生的看法是:除了一般认为渗出、糜烂、流津为湿象之外,他认为皮肤枯燥、脱屑、搔痒也是内湿的外在表现;甚而对于皮肤干燥、肥厚增生而明显搔痒的皮损,也是属于“顽湿聚结”。其主要根据是由于机体内部水湿不化,津液不能输布,肌肤失于营养,所以发生干燥、脱屑、搔痒。因此,在治疗肘除了凉血,清热之外,比效习惯用一些清热利湿的药物如赤苓皮、猪苓、泽泻、车前子、薏米等,往往收效较好。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