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翻页 ← → 键
国学书籍大全 > 中医书籍 >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皮肤瘙痒症(一例)
    王×,男,58岁,简易病历,初诊日期1971年9月2日。

    主诉:全身皮肤搔痒一年余。

    现病史:一年来全身皮肤搔痒,搔后皮肤发红,不起风团,影响入睡,痒甚时用玉米棒搔抓也不解痒。曾用过镇静药及脱敏药,未效。

    检査:全身皮肤粗糙,个别区域苔癣样变,无渗出液,有明显抓痕血痂。

    西医诊断:皮肤搔痒症。

    中医辨证:风湿内侵,结为湿毒。

    立法:除湿解毒,熄风止痒。

    方药:

    全虫(打)二钱 皂刺四钱 猪牙皂角二钱 刺蒺藜五钱 炒槐花五钱 炒枳壳三钱 苦参二钱 荆芥二钱 蝉蜕二钱 威灵仙四钱 白藓皮一两 紫草根三钱

    10月17日服上方十剂后,搔痒已感轻,全身皮损也逐渐光滑,搔痒减轻,皮肤润泽已见恢复。又服上方十五剂,基本治愈。

    [按语] 引起搔痒的因素比较多,治疗比较困难。赵老医生认为,搔痒多由风、湿、热、虫而诱发,也有血虚所引起者。属于风盛者,常表现为走串无定,遍身作痒;属于湿盛者,常表现为浸淫四串,流津淋漓,糜烂结痂;属于热盛者,皮肤隐疹,掀红灼热;属于湿热生虫者,皮损界限明显,痒感如虫行,而且容易传染;属于血虚者,皮肤干燥,变厚而作痒。发于上部者多兼风邪,发于下部者多兼湿邪。皮疹鲜红表浅,泛发全身者,属于阳症、表症;皮疹色暗淡较深者,多属于阴症、里症。治疗搔痒症,槪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法则:

    1.散风止痒法:适用于风盛所引起的搔痒。若病程短,皮疹鲜红,病在表者,首先用荆防方(方见282页);若病程稍长,开始入里,则用麻黄方(方见283页);经久缠绵不愈者,可用秦艽丸方(方见302页)或全虫方(方见283页)。

    2.清热止痒法:适用于毒热盛而兼有皮肤搔痒者。治疗时应以清热治本为主,重用清热解毒药即可止痒,而不需要单纯止痒。但是应当分辨为虚热还是实热。属于虚热者,则养血安神兼清虚热即可止痒;属于实热者,则重用清热解毒,佐以凉血泻肝。常用的药物如犀角、生玳瑁、生地、丹皮、胆草等;常用的方剂如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等。

    3.养血润肤止痒法:适用于慢性搔痒性皮肤病,属于血虚、血燥者,常用的方剂如养血润肤饮(方见296页)等。

    4.除湿止痒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菹湿不化,或外感湿邪而致者,常用的方剂如除湿胃苓汤等。

    5.杀虫止痒法:适用于虫疾作痒者,除辨证内服汤方外,外用药多用百部、雄黄、轻粉等杀虫以止痒。

    本例患者病程一年余,属于风湿内侵,结为湿毒,所以法用除湿解毒、熄风止痒,用全虫方加减而获效。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