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如经头痛,多因脾湿肝郁,胆胃上逆,浊阴弥漫于上,清阳不展所致。
[脉证机理]手三阳经自手走头,足三阳经自头走足,手足六阳经皆会于头上,故头为诸阳之会。阳性清虚,故五官空灵,不病头痛。
由于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或因情志不舒,或因外感风邪,久而不愈,内伤肝脾,致使脾湿肝郁。肝胆同气,脾胃同源,脾湿肝郁,胆胃必逆。甲木上逆,化生相火,扰心君而刑肺金,致使肺热不能降敛,君相二火逆升,弥漫于上,虚灵障蔽,清阳不展,而病头痛。其痛可因振动而加重,故而恶闻声响,尤恶噪声,语声嗷啾,细而且长,步履拖拖,不敢高抬。相火刑金,肺热不敛,故而午后多见微恶寒发热,头痛也因之加重。阳明经行于前,少阳经行于侧,故而痛在额角、前额者居多。胆胃不降,气滞胸胁,故而症见胸痞胁闷。相火逆升,不能潜藏,上热下寒,故而易作惊恐。脾湿肝郁,胆胃上逆,相火不藏,故脉见细濡、稍弦、关寸较大,舌苔白腻或见舌根厚腻。
[治则]健脾和中,平胆疏肝,清肺理气降逆。
[方药]云茯苓9克 粉甘草6克 黄芩炭9克 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 广桔红9克 炒杏仁9克 法半夏9克辛荑花9克 双勾藤12克 牡蛎粉15克 炒干姜4克
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黄芩炭、炒杭芍,粉丹皮,平胆疏肝,兼清少阳相火;广桔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气降逆;辛荑花,理肺散瘀,通络止痛;双勾藤,通经止痛;牡蛎粉,镇静安神;炒干姜,暖下蛰火。
[加减]头痛重者,加鹅不食草1.5至3克,通络散瘀以止痛。肺热重者,去炒干姜,加北沙参12克,以清肺热。消化不良者,加草蔻仁4克,暖脾行瘀,以助消化。胸闷胀者,改炒杏仁为炒蒌仁9克,以涤心胸之郁闷。因外伤而致头痛者,去炒干姜,加北沙参12克、泽兰叶15至30克,或加三七粉3克(分二次冲服),清肺化瘀,扶伤止痛。巅顶及后头两侧疼者,去粉丹皮,加全当归9克,润血疏肝以止痛。
[忌宜]忌烟、酒、辣椒及大热之品。居处宜清静。
[附记]
少阳如经头痛,系指头痛以额角、前额为主,兼见少阳经症状,如同少阳经病头痛者,包括神经性头痛、因鼻炎而致之三叉神经痛等。少阳经症头痛,系因外感所致;少阳如经头痛,则系内伤使然。病机多系胆胃上逆,相火刑金,浊阴弥漫于上,故治以平胆降逆,清肺理气为主。
见其上有虚热,当知其下有虚寒。所以然者,相火逆升,肾不得温,必致下寒。故方中黄芩、干姜并用,以收清上温下,蛰火潜阳之功,复其上清下温之常。清阳舒展,头痛自可向愈。
辛荑花性温而散,入肺经而利鼻窍,通脉络而止头痛,系治此症之要药。因鼻渊而致之头痛,用之效果尤捷。但不宜过量,过则有搔痒难忍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