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翻页 ← → 键
国学书籍大全 > 中医书籍 > 医林五十年 > 急性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系因感受不正之气,脾湿肝郁、胆胃气逆,木郁克土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脾土健运,肝木条达而不郁,故胁痛不作。

    由于饮食劳倦而伤脾,脾失健运而运迟,情志不遂而伤肝。肝气郁滞而化热。脾湿肝郁.致使胆胃不和,湿热内蕴,易感于邪。当此之时,若感受不正之气,虽因湿热较轻而不发黄,但土湿木部,肝气不舒,横冲胁肋,则病胁痛。

    脾湿肝郁.故症见脘腹胀满,倦怠无力,心烦易怒。肝郁化热传脾,移于膀胱,故而溲溺黄少而不利。脾湿肝郁,致使胆胃不降,故而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胸胁胀满。胆胃上逆,相火上扰,故而口苦口臭,头目晕眩。脾湿肝郁,胆胃不降,故脉见细濡、稍弦、关寸较大,或右脉偏弦,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肺理气,化瘀止痛。

    [方药]云茯苓9克 建泽泻9克 何首乌20克 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 佛手片12克 全瓜蒌9克 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 川楝子9克 延胡索9克 苏泽兰30克草蔻仁6克

    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建泽泻,健脾渗湿;炒杭芍、粉丹皮、何首乌,平胆疏肝;川郁金、佛手片、全瓜萎、法半夏,清肺理气,宽胸降逆;延胡索、川楝子,疏肝止痛;苏泽兰,化瘀消胀;草蔻仁,健脾行瘀。

    [加减]上热重者,去何首乌,加黄芩炭6至9克,平胆以清上热。气滞胸闷明显者,改佛手片为陈枳壳9克,开滞以宽胸。肝郁胁病明显者,加制香附6至9克、赤丹参15克。疏肝化瘀以止痛。气滞胁痛明显,热象不重者,加天台乌9克,行气以止痛。腹胀尿少者,加滑石粉12至15克,以清利湿热。转氨酶高者,加半枝莲15克,或加炒五味子15克,或加大青叶6克,化瘀解毒,以降转氨酶.气滞不降,呕恶,不思食者,加煨生姜6克,降冲而止呕逆。脾脏肿大者,加炙鳖甲15克,化瘀以消痞块。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及腥荤食品,切忌酒类,以清淡食品,高糖、高蛋白饮食为宜。

    [附记]

    急性传染性无黄疽型肝炎,以胁痛为主.属肝郁胁痛范畴。因脾胃不和,升降失职,肝胆不渭,化生湿热.复感不正之气而发病。其湿热之程度较黄疸为轻,所以不见发黄,其脾湿肝郁之程度较黄疽为重.所以胁痛明显。治疗重在调理肝脾,清降肺胃,兼以化瘀止痛。使土木冲和,气血调畅,病可向愈。此型肝炎临床见之较少.因其不出现黄疸,患者早期不重视。至胁痛,恶心腹胀,乏困明显而就医时,多已转为慢性肝炎。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