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 附合参金鉴治法汇叶案第一书)
者。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之质。即稠如锦纹。稀如蚊迹之象也。或布于胸腹。或见于四肢。总以鲜红起发者为吉。紫色成片者为重。色黑色青者。不治。
邵评∶ 之形状。平而贴于肌肉之间。并无点粒高起。以手摸之。平而不碍手。或红色成片。稠如锦纹者。此属阳邪胃热。有稀如蚊迹。而色淡不解者。此是正虚邪伏。此症有阴阳寒热虚实之不同。当看其外症。参其脉象。而施温凉补泻之治法。
疹者。有颗粒之象。肿而易痒。即痧瘾之属。须知出要周匀。没宜徐缓。春夏多此。 疹二者。不外手太阴与足阳明之治。又 为胃家毒火。疹属脾家湿热。须互参之。
邵评∶发疹于皮肤之上。起有颗粒。如粟如粒。以手摸之。有尖刺而触手者也。与之平而在肌肉者不同。 由阳明胃热而发。疹因肺受风温而出。 有虚寒阴症。可用温补。疹无不由邪火而作。阴寒之症罕有。故治疹之法。不外辛凉清透。宣肺化邪。温补之药。每禁用也。盖因疹子即痧 一类。即天行时毒。入于肺中而发。邪盛者。点子稠密。肌肤微肿而稍痒。有红白二种。邪入营者红疹。邪入卫者白点。大忌冒风凉遏。犯则肺闭内陷。发喘而死矣。
疹之发。伤寒由于失表失清。其邪不得外达。蕴于胃腑。走入营中而发也。温热之症。外邪与内热相搏。湿热凝滞。自然发 发疹。有发热一二日便见者。有发热三四日始见者。非因失治而然。
邵评∶ 与疹必当分别。 发于胃。疹出于肺。伤寒失表失清。邪遏于胃而热蒸成。故伤寒症发 者多。而发疹则仅见也。其虚 阴 。由于中虚寒伏。逼其浮阳外越。无根之火内动。见 隐隐而微。色白不鲜者是也。治须温补。至于疹。悉是外邪致病。天行痧疹。
时毒。袭入肺卫而发者。或温暑时邪。从肺吸受。由卫入营之症。其邪从肺外达而发疹者。此邪在上焦。
非由失表失清之故。当辨其在气在营。而用宣肺清透之法。若遇寒凉。防其抑闭。与 之治法。判然不同。二症岂可不分辨哉。故约言之。 属胃。疹属肺。二症须分别论治。
大抵发汗不出。或虽汗不解。胸膈烦闷。呕恶不纳。足冷耳聋。脉沉而伏。或寸关脉躁动。便是 疹欲出之候。须细诊之。
邵评∶邪热郁伏于中。蒸热为 。故汗不出。而烦闷呕恶。足冷耳聋。此是 疹将发之见象。犹天将雨而闷热郁蒸也。脉沉伏。由于邪伏于内。脉道不利所致。寸关躁动者。伏邪勃发之兆也。
凡 疹欲出之际。若得上吐下泻者吉。毒瓦斯上下俱出故也。
邵评∶ 疹将出之际。上吐下泻。其热毒从吐泻而外出。分消其势。大忌止涩。若出齐后。及将回之时。忌见吐泻。恐其邪陷也。故 疹吐泻。须辨其先后缓急之势。庶免误治之弊。
凡 红赤者。为胃热。紫色为热甚。紫黑为胃烂。赤 五死五生。黑 九死一生。鲜红起发稀朗者。虽大不妨。如针头稠密。紫黑成片者。难治。杂蓝 黑烂者死也。
邵评∶此辨 色。以验病之吉凶生死。学人最宜着眼。
凡 既出。须得脉洪滑有力。手足温者。易治。脉微足冷。元气虚弱。难治。 疹透后。
神识宜清。反加昏沉者。难治。
邵评∶ 出之后。辨其脉象。及症之顺逆。语皆精实。
凡温热 疹。已见阳明少阳新法中。伤寒失表发 。已见太阴新法中。此更详天时寒暄燥湿。邪在足经手经。气分营分。外感内伤为治。当以温热疫疠兼参之。
邵评∶伤寒自表入里。从足经施治。邪入阳明。热甚发 。由先时失表失清所致。
所谓 发于胃。非比疹之从肺而出。故伤寒症阳明极热。每多发 。而发疹者稀有也。若温邪暑热自肺吸入。宗三焦立法。从手经论治。其邪之入里。或自肺卫而入营。则发疹而外达。即天行痧疹时毒之邪。亦从肺经吸入而发疹也。所谓疹出于肺。或由肺卫而入阳明胃者。胃火盛亦有发 也。其治与伤寒发同。至治疹当宣肺清营。提透疹邪为主。至于 与疹之所发。其源各异。而治法亦须分别。详列于后。
胃热 发 舌苔黄燥者。胃中热极也。从阳明治。犀角、连翘、黄芩、黄连、银花、牛蒡、葛根、薄荷之类。不可过用风药。
邵评∶此阳明胃热发 之正法。
营热 赤 舌苔鲜红者。营分血热也。神昏谵语。邪干膻中。病在手经。不可妄用风药。以劫胃津。亦不可纯用苦寒。直入中焦。法当清疏营分。轻透。 毒。如犀角尖、连翘心、元参、丹皮、牛蒡、银花、薄荷、人中黄之类。神昏加菖蒲数分。西黄二三分。以开心窍。
邵评∶膻中。心包络也。邪在手经。自肺卫而入心营。逆传包络。危险之症。急当清心达邪。芳香开秘。
忌用风药升散。劫耗阴津。且邪在上焦。并宜轻清。若用苦寒重浊之剂。直走肠胃。与包络结邪无干涉矣。此方是营热发 。邪入心包之正法。
如 已透。当清火解毒以化之。如连翘、赤芍、元参、丹皮、花粉、知母、黄芩、净银花、人中黄之类。脉洪大。加石膏。舌绛色。加鲜生地。
邵评∶ 透之后。余热未净。治宜清化余邪。此方是 透后。余邪未净之良法。
表寒 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有病恶寒发热咽痛。身上有淡红白 。舌苔白而薄嫩者。此寒邪在表也。当以荆防败毒散温散之。
邵评∶此表寒抑遏而发 之良法。
温毒 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或天时亢旱久燥。温疫流行。发为赤 丹疹。其毒弥满三焦。目赤舌绛。汗出津津。切忌风药升散。宜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牛蒡、赤芍、人中黄。大便秘者。去硝留黄。
邵评∶应寒凉而反温热。又或天时燥旱。阳热亢极。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不正之邪气而成瘟疫也。疫邪火毒。酿成 疹。热毒蕴伏阳明。三焦俱病。是名温毒发 。症多肺胃火盛。此方极合。
阳毒 温疫阳毒发 。面如涂朱。眼如喷火。六脉洪大。燥渴欲死。此阳明血热已极。毒邪传遍三焦。经络闭塞。荣卫不通。非三黄石膏汤不能解救。
邵评∶三焦表里。俱被阳邪热毒蒸灼。气血经络凝塞不通。邪郁不宣之候。必须两解其表里之热邪。则 疹方能外达。此方治邪遍表里三焦。阳毒发 。的是良剂。
伏 凡伤寒邪入太阴。脉静神呆。舌心灰黑。防有伏 。或时感之症。过经不解。
舌苔灰黑。或中心黑晕。肌表不甚发热。脉象亦似沉缓。但神识不清。或郑声作笑。
此阳邪陷入太阴。防有伏 内发。其脉静身凉。非邪退正复也。乃阳邪陷于阴分也。法宜宣通气血。透提毒。以实症治之。如连翘、赤芍、银花、紫草、生楂肉、槟榔、天虫、刺蒺藜、犀角尖、角刺之类。
透之提之。 疹外达。自然毒透神清。(参第一书)
邵评∶阳经之邪入于太阴。太阴为湿土之脏。脾与胃相联。阳邪故易传入于阴。
入于阴则脉反静。邪气内伏。故神呆。舌灰黑。太阴舌苔也。如此形症。防有伏 。
不但伤寒邪入太阴。实时感迁延。亦有陷入太阴之症。舌灰黑者。太阴湿与热相蒸也。邪热陷入。抑遏不宣。故肌表不甚热。而脉见沉缓也。 毒内伏。则神不清。而糊言妄笑矣。此阳邪实热陷入太阴。 毒内伏之候。不可误认为邪退正虚。而进滋补。仍宜宣通伏邪。提透 毒。必使 从外达。陷入之邪自化耳。此方治阳邪陷入太阴。 毒内伏之良法。
内伤 凡劳倦内伤。虚火游行于外。亦有淡红 点。其身痛心烦。恶寒发热。与外感同。第脉虚大。或气口独大。倦怠懒于言动。自汗为异。投补中益气。熟睡汗止身凉而愈。
邵评∶此劳倦中虚。稍挟微邪。虚火外浮而发 。用补正略佐化邪一法。为治劳倦伤脾。中虚发 。名曰虚 之良剂。
伏阴 阴 者。因内有伏寒。或误进寒凉。逼其虚阳浮散于外。其 点隐隐而微。
脉虽洪大。按之无力。或六脉沉微。手足逆冷。舌苔白滑。或黑苔胖滑。此阴 无疑也。先用炮姜理中汤。以复其阳。次随症治。若内伤生冷。外感寒邪。而发阴 。调中汤最捷。
邵评∶禀体阳虚。其人内有伏寒。又有误用凉药寒物。阴寒极盛。阳火衰微。逼其无根之火外浮而发 。阴伏不达。名曰阴 。大虚大寒之症。虚阳浮越。其脉浮取洪大。重按无力。阳微欲脱之脉也。若脉沉微。阳微之正脉。均宜用温中扶阳之法。此方治阴寒内盛。阳火衰微而发阴 之正法。
少阴 凡肾虚挟感。 疹无力透达。肌肤中微现淡红隐隐之点。脉象沉细无力。
舌苔淡红或紫色。舌形胖嫩圆大。似寐非寐。神识乍清乍昧。此少阴精不化气。
不得透也。当以左归饮加人参进之。精气充溢。 自外达矣。若兼右尺迟微。手足逆冷。渴不欲饮。此少**火俱亏也。当以人参八味投之。肾气一充。其 自透。
邵评∶肾水亏。以六味地黄壮水。肾火衰。用附桂以补火。人参以扶元气。乃阴阳两虚之正法。
内 凡温疫时感。每有内 。其 发于肠胃嗌膈之间。肌肤间不得而见。其脉短滑。似躁非躁。外证口干目赤。手足指冷。烦躁气急。不欲见火。恶闻人声。耳热面红。或作寒噤。或作喷嚏。昏不知人。郑声作笑。种种形证。皆内 之验。治法。亦宜宣通气血。解毒化 。如连翘、地丁、赤芍、紫草、楂肉、槟榔、净银花、人中黄、白僵蚕、钩藤钩之类主之。俾得脉和神清。方为毒化 解。(此条参伤寒第一书)
邵评∶时毒瘟疫。口鼻吸受。直行中道。邪伏膜原。毒凝气滞。发为内 。内 者。发于躯壳里面。肠胃膈膜之处。外之肌肉皮肤。不见 点。毫无形迹。犹内痈之类也。此症罕见。时症瘟疫症中。或有此症。其所见外症。俱是阳明热毒。火邪壅遏于中。气不宣通之候。 发于内。提透非宜。治法当宣通邪滞。解毒消 。清营化热之剂。症虽少见。
医者不可不知。盖内 外无形迹可见。全在察脉辨症。庶无贻误。以上俱论 症。
疹子悉属风热。浮小有颗粒。随出随没。而又出一翻者是。与小儿痧子同。宜疏风解热为先。不可骤用寒凉。必兼辛散。吴地曰痧子。浙江曰 子。同一病也。恒发于小儿。若疹子。不拘大小皆有。三疾主治略同。总不出乎肺家风热。身热一二日即发者轻。三五日发者重。亦当辨其天时寒暄燥湿。邪在气分营分分治。
外寒内热 痧疹发于暴寒之时。肌表头面不透。是外袭寒邪。内蕴伏热。宜两解肺卫之邪。麻杏石甘汤。加桔梗、薄荷、射干、牛蒡主之。
邵评∶痧疹将发。值天寒暴冷之时。寒邪抑遏于表。痧疹热毒蕴伏于肺。不能外达。疹不透而气急烦闷。故用麻黄开肺散寒。石膏、杏仁清热下气。余药提透疹邪也。
若秋候凉风外袭。伏热内蒸。以致咳嗽或喘者。亦宜麻杏石甘汤。加桑皮、象贝、枯芩、苏子之类。麻黄须蜜炙或水炒。
邵评∶发疹在秋令。被凉风抑遏肌表。疹不透而肺火内灼。咳嗽喘急者。亦用麻杏石甘汤开肺散风之法。此与上条是肺有热邪。欲发疹子。外受寒风。郁于肌表。疹不透达。肺火燔灼。最易闭闷发喘而成危症。故用麻杏石甘开肺清热。加味散表邪而发疹。
风温 若值天时晴燥已久。而患咳嗽、咽哑、喉痛之症。兼痧疹者。此风温客于太阴手经也。治宜辛凉清润之品。大忌升、葛、防风、蝉蜕等药。当以羚羊角、连翘、薄荷、牛蒡、元参、射干、杏仁、桔梗、象贝、净银花、芦根之类选用。继以粉参、川斛、麦冬、花粉、知母、梨浆之品。以养肺胃之阴。
邵评∶风温之邪袭肺。火燥伤金。故见咽哑喉痛而发痧疹。肺之火毒极盛。若内湿火上蒸。咽喉作腐者。是烂喉疫痧。治法亦宜辛凉清透。大忌辛温升散之品。
寒凉苦降。亦在禁忌。防其郁遏内邪也。治宜辛凉宣泄。清肺达邪。为风温发疹邪在肺卫者正治之法。
即烂喉疫痧。亦不外此方。此条风温热邪在于肺卫。欲发疹子。用宣肺达邪清透为治。是正法也。
血热 痧疹初起。舌绛如朱。疹色如丹。环口燥裂。大渴引饮。脉象洪数。乃阳明血热也。宜犀角、连翘、鲜生地、丹皮、赤芍、元参、花粉、净银花、人中黄之类选用。继以大小甘露出入。以救胃阴。
邵评∶此条营分邪盛。血热而发疹。用清营宣透凉血解毒之治。亦正法也。此与上条俱即养阴药继之。可见温热病以阴为重也。
肺郁 痧透后。痰多气急咳嗽者。余热郁于肺也。宜宣之开之。如栀豉、桑杏、桔梗、枯芩、薄荷、象贝、蒌皮、通草、芦根之类。
邵评∶此为痧邪余热挟内之痰火。郁于肺中。气不下降所致。宜宣肺化痰清火治之。为痧疹之后痰热郁肺之正法。
如痧疹虽透。而咳嗽声哑喉痛者。此痧毒不能尽发。郁于气分也。亦宜宣通肺气。
如羚羊角、前胡、桑杏、连翘、牛蒡、射干、薄荷、银花、甘桔、通草、黄芩、芦根之类选用。
邵评∶痧疹透而声哑。咽喉痛而咳嗽者。乃火邪痧毒郁伏肺中。气火上升为患也。治以宣气泄肺清火解毒之法。乃痧毒火邪郁于气分。上灼肺金之正治。
发喘 凡痧 透发不尽。毒邪干肺。喘急昏闷者。危症也。宜急透之。
焦麻黄(八分) 石膏(四钱) 杏仁(二钱) 牛蒡子(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枯芩(一钱五分) 象贝母(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桔梗(八分) 犀角尖(八分) 生甘草(四分) 通草(一钱) 芦根(一握)
邵评∶此痧毒内伏郁闭之症。或着寒冒风。皆能致此。寻常疹子则无此症。盖痧出而不尽透。毒伏于内。郁闷肺闭。而昏喘气急者。大危之症。非麻黄大开肺气。
则不能救。再用石膏以清火。杏仁以下气。甘草以缓急而泻火毒。加犀角、桔梗等味。提透清化为治。
咳嗽 痧后咳嗽。余热在肺也。宜泻白散。加贝母、橘红、杏仁、枯芩、知母、花粉、甘桔、梨浆之类清之。
邵评∶此痧疹余邪蕴肺而咳嗽之良法。
伤阴 凡痧 伏邪未清。致伤阴分。而发热不止者。宜甘凉养阴。如沙参、骨皮、麦冬、玉竹、云苓、金斛、生地、白芍、丹皮、甘草之类。
邵评∶此痧后伏邪伤肺胃之阴液。因而发热之正法。
伏邪 凡痧 等症。外虽透达。易隐易回。而身热不除。渐加喘咳。腹胀咽痛。喉哑龈烂。神昏欲寐。或兼赤利等症者。此系失潮。伏邪在内。危症也。急宜散邪解毒。如犀角、连翘、牛蒡、射干、元参、杏仁、楂肉、人中黄、净银花、西黄、通草之类。
邵评∶痧毒内伏。上中下三焦均受其戕也。盖痧子出没有潮数。见点三日方齐。
每日三潮。三日九潮。潮后渐渐退没。则痧毒尽透。若未潮足而早回。则邪伏于内。咳喘龈烂。喉哑咽痛。毒火上扰也。腹胀赤利。邪火下注也。身热神昏欲寐。痧毒闭伏于中也。上中下三焦俱受邪侵。必正不胜邪而败矣。急急提透疹邪。清热解毒为治。必使痧毒外散。方有生机。
如痧 隐没太早。以致发热咳喘者。此伏邪在肺也。速宜开宣肺气。迟则不治。如栀豉、桑杏、羚羊、牛蒡、连翘、前胡、薄荷、桔梗、芦根之类主之。
邵评∶按此等药。虽是开宣肺气为主。然初起即用。或有灵效。若喘热势盛。似乎嫌轻。当以麻杏汤治之为是。然此条痧隐太早。邪遏于肺。病在上焦。较前条稍轻。故以轻宣法治之。
阴虚 凡少**亏之人。感挟时邪。而发 疹。不可过用柴葛升散。缘此症。虽表不得汗解。或虽得汗。而 疹未透。热仍不解。惟清解中兼养阴液。庶能得汗。而疹亦易透达。如遇时感。诊得脉象细数。或沉细。外症。欲寐不寐。舌形微白兼红。或紫色而干。即是少阴虚症。或已经表散不应者。急宜用生地、骨皮、沙参、茯苓、麦冬、金斛、花粉、牛蒡、连翘、甘草之品。以养阴液。自然疹随汗达。身凉而解。如兼舌燥口渴而便秘者。加犀角数分。合阳明治之。或加豆豉。
邵评∶此肾水素虚之人。外受湿热暑湿时邪而发 疹。非天行时痧之症。当从三焦立法。用手经药清透。各随其所受之邪而施治。非足经药之柴葛升散发表者所宜。即使发表得汗。此非风寒表症。其邪不能从汗而解。 疹何能外达。况本属水亏之人。病是温热。而非风寒。尤忌发汗伤阴。故必清解温暑热邪。
甘凉滋液之法。俾得营卫之邪。从肺达而出疹。阳明之邪。由胃而发 。温热暑邪。随 疹而化解矣。
至脉细数而沉细。温热入少阴之脉象也。欲寐。少阴本症也。复不得寐。烦热也。微白而红。温热初起之舌也。少阴舌本紫干者。热而津亏也。此少阴温热而阴液素虚之症。急急滋液达邪。阴液充复。则邪气达。
自然得汗。非用药强发而汗出也。
又评∶此阴虚而受温暑时邪之症。当救液达邪。辨明营卫而治。邪从 疹而解。
如见阳明症象。可合阳明法治之。
凡痧 瘾疹。最宜通泄。虽下利五色。亦不妨。惟二便不利。最为凶候。如遇此症。勿实脾止泻。
邵评∶痧疹因受外邪而病。或见吐泻。则内邪由吐下而外泄。此是顺症。若二便不利。则邪毒壅遏。最多闭结。故为凶候。凡痧疹吐泻。大忌止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