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脉证。当服麻黄汤发汗。若尺中脉迟。是营气不足。不可发汗。若误汗之。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厥。难以屈伸。此津脱阳虚也。当以桂枝加附子汤。回阳止汗。
邵评∶尺迟营弱。不可发汗。误汗而津脱亡阳。外风复袭。此势所必然也。
伤寒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盖汗为心液。过多则心气虚。桂枝甘草。能扶阳以补心气也。若至振振擗地。则当用真武矣。
邵评∶妄汗伤心。液亏气馁而心悸。与心下有水气而悸者。迥别。
伤寒汗出恶风。脉浮缓微弱。桂枝症也。误以大青龙汗之。致其人厥冷筋惕。心下悸。头眩。热仍不退。身肉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内镇少**逆。外救太阳亡阳。
邵评∶发汗过多。亡肾阳而水气上侵。凌心作悸。与上条心虚而悸者不同。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其汗。致亡阳惊狂。起卧不安。宜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敛镇心阳。其狂自定矣。
邵评∶阳者心之阳。即神明也。亡阳者。火气通于心神。被火迫而不守。则外亡也。
故用桂枝加龙牡。取其补心镇逆而固脱。故曰救逆。去芍药者。欲其急复心阳耳。
脉浮宜以汗解。误以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火逆又误下之。以虚其阴。复因烧针以益其阳。致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邵评∶火逆、烧针、又复下之。三番误治。阴阳俱已虚竭。烦躁者。惊狂之渐也。心阳内伤。故用桂、甘以复心伤之气。龙、牡以安烦乱之神。的是正法。
发汗多致亡阳谵语。此非胃实。不可下。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邵评∶少阳不可发汗。汗则津液越出。必胃燥而谵语。故用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和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胃中津液干。而火独盛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邵评∶服桂枝汗大出。而大烦渴。脉见洪大。其邪已去太阳之表。而入阳明之里矣。阳明为津液之府。热邪内入。津伤火盛。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存阴为治。的是正法。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夜而生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身微热。此邪已退而阳气衰弱也。干姜附子汤主之。
邵评∶此条下后复汗。昼烦夜静。无表里症。而脉沉微。是纯阴无阳之象。阳将去矣。幸此微热未除。烦躁不宁之际。独任干姜附子。以急回其阳为治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复发汗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亦阳虚饮蓄。而致头身振摇。即真武之轻者。
邵评∶尤在泾曰。此伤寒邪发饮发之症。逆发气冲。寒饮上搏于膈也。故令头眩。
脉沉为在里。且既经吐下。复发其汗。则阳益虚。而津液耗。故身振振摇也。与此汤导饮和中。益阳固卫。柯韵伯注。此症是木邪侮胃。吐下之后。阳气内扰。故心下逆满。里虚气逆。则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表阳虚也。脉沉紧为弦。肝木犯胃则弦。邪在里而反发汗以攻表。经络更虚。寒邪由经而入里。阳气外虚。不能主持诸脉。
故一身振摇也。与此汤和经散寒。益阳补阴。此说与尤说不同。录存以备合参。然当从尤注为是。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以上俱似桂枝症)脚挛急。(此一症与桂枝独异乃阴虚之象)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有阳越之象)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此汤纯阴以复其阴阴阳两和其脚即伸矣)若胃气不和。谵语者。(中焦有留邪)少与调胃承气汤。
(微涤阳明所结之余邪则谵语自止)
邵评∶此症即阴虚于下。而又阳逆于上。则必先复阳气。而后复其阴气。故用甘草干姜辛甘。以复其阳。阳复。则厥止而足温矣。更作芍药甘草。甘酸以复其阴。
阴生。则两脚即伸矣。或胃不和而谵语。少与调胃承气。和胃则愈。
发汗后。腹胀满者。虚邪入里也。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主之。
邵评∶此汗后气虚。气窒不行而腹胀满。其人内虽作胀。外无胀形。故汤中用人参、甘草。甘温补中而益元气。然徒补则愈窒滞。故用厚朴、姜、夏。行气而除腹满。此补泄兼行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