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臨床使用經驗精要(繁體版)- 後記-玄幻魔法-JIEQI CMS
後記
    李翰卿先生(1892~1972)離開我們已經整整28年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對於其學術經驗的全面整理、專冊出版這還是第一次。此次整理發端於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的世紀性選題。李翰卿資料的整理受到山西省衛生廳、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的高度重視,責成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具體承擔完成。此次整理的基礎有三:

    一、李翰卿現存於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的資料筆記等總凡277冊(其中包括1960年《傷寒論一百一十二方臨床使用經驗》的手稿,由於體例、字數所限,這部分內容以“精要”的形式出現,全書留待日後出版)。應當說明的是,這些資料僅是李翰卿當年為完成其“病證方藥醫學體系”而搜集的全部資料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資料在文革中散失了、文革末期原基本理論研究室賈得道主任責成陳重光先生專職整理李翰卿遺稿,十年磨一劍,稿成盈尺,然未能出版,事亦中輟,實為遺憾。需要說明的是,陳重光先生對當時所能徵集到的李翰卿資料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分類編號,這是佔有和駕馭資料的基礎性工作,對維護李翰卿現有資料的完整什和條理性起別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份珍貴的遺產是此次整理的主要依據。

    二、1992年山西省衛生廳主編的《山西名老中醫經驗彙編》,該情收錄了山丙近現代中醫名家38人的臨床經驗,其中首位為李翰卿,由朱進忠撰文;1995年朱進忠主編的《山兩省中醫藥研究院名醫精華匯萃》 (又名《中醫精粹匯 集》),該書收錄了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14位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其中第3篇為“宮外孕非手術療法的創立者、內科醫家李翰卿”,由朱進忠、平全意、楊鳴一撰文.以上二書均部分收載李翰卿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但因字數、體例所限,僅能窺其一斑。以上二篇雖未能反映出李老學術經驗之全貌。但此次整理於其間論說可取之處酌情採錄,特此說明,並對原作者喪示感謝.此外,前人撰寫、見諸報刊雜誌的相關文章,此次整理也有部分引用,但由於年代久遠、收集未全。暫不附其洋細名目。

    三、一年多來專程採訪知情人士瞭解的情況和收集的資料。由於人已隔代,多所不便,此間委曲,難以盡述,但更多的是無私幫助、慷慨奉獻,這讓我們無法忘懷。謹將主要訪詢過程羅列如下:

    1999年10月30日下午拜訪陳重光(以後曾多次拜訪)。

    1999年lO月31日下午拜訪李翰卿之女李映貞(以後曾多次拜訪)。

    1999年~2000年間多次拜訪李翰卿的弟子平全意、王立華主任醫師。

    1999年~2000年間多次拜訪歷史見證人馬甯啟老先生。

    2000年2月16日請侯振民來講述有關情況。據侯老雲李翰卿關於內科、婦科和中草藥方面已經有成文的資料(內科、婦科資料今未見)。侯老並提供《雜病百證舉要》(新擬名)的手抄本。(以後曾多次拜訪。)

    2000年3月9日下午到北京拜訪安邦煜。安提供1963年4月15日中醫帶徒調查登記表一份,表中說明1959年安邦煜拜李翰卿為師,主攻內科、婦科。

    21)00年3月13日到北京拜訪金赫炎。金給于載畿教授寫信推薦造訪。

    2000年3月15日上午拜訪於慎中。於提供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科普委員會1984年12月出版的內部參考“機密”資料《全國中醫中西醫結合科研成果彙編》(第一集),其中第95篇論文為李翰卿、於載畿、藥朝昕等11人合作撰寫的“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方法治療宮外孕的研究”。

    2000年3~4月間門診上拜訪陳友葵大夫。陳談當年宮外孕研究小組合作情況。

    2000年3月21日第一次拜訪于載畿教授。于講李老生平故事和合作經過.

    2000年4月4日第二次拜訪于載畿教授。於講宮外孕的治療並提供病案7則。

    2000年4月18日朱進忠提供山西醫學院中醫教研組1974年9月油印的《中醫臨床資料》,其中有李翰卿的5份文稿:關於陽虛、我對陰虛病的研究、不寐的原因、瀉下劑應用的經驗、雜病百證舉要(凡164條)。

    2000年6~7月間到李老原籍靈丘縣調研,縣醫院中醫科劉志偉大夫提供《靈丘民間故事》《靈丘縣縣誌》等二書,其中有李翰卿資料若干。

    2000年8月20日拜訪韓履祺大夫。韓無償提供1959年1月山西省中醫研究所內部出版的油印本《傷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一書。

    2000年9月9日拜訪張才。張說李翰卿有關於傷寒用藥的專稿,曾經出版有“非手術治療宮外孕”的一個小冊子。

    2000年1O月10日拜訪李翰卿之四子映源。

    2000年10月18日拜訪山西省政協原副秘書長賀德宏老先生,核准部分歷史年代。賀老提供《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歷屆常委簡志》,該書60頁有李翰卿簡介。

    此次整理。山西省衛生廳廳長李俊峰任名譽主編,原山西省衛生廳廳長趙震寰、山西省中醫藥學會秘書長齊炳義任顧問,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名譽所長朱進忠、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李先榮任主審,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王象禮、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院長趙通理任主編.喬連厚、文淵、任光榮任副主編。具體分工如下:王象禮整理大部分雜病、語錄、診餘漫話,並為全書統稿;任光榮整理部分雜病及語錄等;王紅梅整理宮外孕、濕病、溫病等;趙懷舟整理傷寒部分;薛勤梅整理婦科部分;何小明起草醫家小傳,並整理部分語錄、專病等;李庭凱整理陰虛、陽虛等;李映貞負責年譜和後記的審閱。此外,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許逸民大夫參與了李翰卿部分資料的收集和歷史照片的複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特此致謝。

    在此還需要說明的是,書中所涉及藥物計量單位,除《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臨床使用經驗》精要及部分原方敘述等處維持原貌,仍使用兩、錢、分等計量單位外,餘皆按一錢相當於3克進行了統一換算,這是符合李老用藥習慣的。另外,基於尊重原始資料的考慮,書中犀角、虎骨等現在禁用的藥品仍有出現,請讀者留意這些藥品,臨證時注意使用代用品。回顧一年多來經歷的坎坷挫折,不免感慨萬千.實際上這短短一年的上溯路程凝聚了整整28個春秋的因緣。親眼目睹了多少白髮老人的默默奉獻,親耳聆聽了多少醫學前輩的奮鬥經歷,親身感受了多少是是非非的悲壯淒涼,一位名醫的百年歷史漸漸清晰,一位智者的言談舉止漸漸生動,一位老人的血肉情懷漸漸豐滿,一位學者的思想智慧漸漸重現,唯獨他視之重於生命的書籍和手稿散失較多,未及充分利用。實為憾事。此次整理雖極盡搜求之勤,且集眾人之力,然掛一漏萬,在所難免。懇請知情者不吝賜教,庶幾一家之學粗完。是為後記。

    編者2000年12月12日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