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翻页 ← → 键
国学书籍大全 > 中医书籍 > 内经博议 > 脉诊总论
    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今察脉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于诊法甚详。于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脉之法。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诊道愈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也。夫脉为胃气之本源。其阴阳精要。即相为对待。相去悬绝之间。而有甚精之察。固不必多名象以求之也。且诊脉求病。求其为病之表里虚实寒热顺逆而已。故内经设脉。止于浮沉缓急大小滑涩八脉。特于对待微甚悬绝。着其相去之三等。而脉之情变已察之极精。及仲景又兼以阴阳着脉为十。以浮大滑动数为阳。沉弱涩弦微为阴。而察阴阳之法。莫过于此。于是诊脉之精。至此大备。何以言之。人之先天禀于阴阳。而阴阳复生于胃气。唯谷神兴。而营气足。故脉行焉。中涵先天四时五脏之正。而养于胃气。以微见其间。是以脉常有神。而可诊以阴阳逆从之法。而阴阳逆从之法。必首诊其胃气。以及五脏四时。诊胃气者。诊其力。诊五脏者。诊其神。诊四时者。诊其顺。何谓力。胃之在三阳搏而勿浮。在三阴搏而勿沉。其为洪圆有力。而阴阳两和。是平胃脉也。四至而闰以太息为五至。于何有病。此谓有力。若胃气衰耗。则必先见不搏而浮沉矣。何谓神。五脏以五神而主五行。则恒见微弦微钩微 微毛微石之平衡。所谓藏真也。此谓有神。过则相凌。弱则受克。而脏神失。再过则真藏现矣。何谓顺。五脏以胃气各自主时而奉天令。故春肝夏心秋肺冬肾。如天之被物生长化收藏。以一旺主时。而群藏从。毋得以错迕争见者。此谓以顺反顺则为逆矣。逆时则逆藏。并逆胃矣。是三者病本之诊也。于是审其阴阳以别柔刚。而知其逆顺之所在。是以别于阳者。知病起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此诊之大源。不可不知也。嗣是乃有相去之三诊。则并于其病情而知之。一法为对待。如浮沉缓急大小滑涩。各为对待。皆两不相侔。判然可识者也。一法为微甚。从对待而推之。或甚浮微浮。甚沉微沉之过不及。可以从容而知之也。一法为悬绝。如太过之三倍四倍。不及之迥绝绝无之殊。此为关格。真藏出见。脉可察而辨也。辨其对待。以察生克。辨其微甚。以察间甚。辨其悬绝。以察死生。而又参仲景之阴阳十脉。合而察之。前三法为经。后四法为纬。不待多脉之名象。而死生顺逆之机。燎若指掌矣。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