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翻页 ← → 键
国学书籍大全 > 中医书籍 >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116种 > 海金沙(《嘉祐本草》)
    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主产于广东、浙江等地。原植物生于排水良好的阴湿山坡灌丛中或路边林缘。味甘,性寒。归膀胱、小肠经。功效利水通淋。临床用名海金沙。

    【本草汇言】

    《本草纲目》:海金沙,小肠膀胱血分药也。热在二经血分者宜之。

    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本草经疏》:海金砂味甘淡,气寒,性无毒。甘寒淡渗之药,故主通利小肠。得牙硝、栀子,皆咸寒苦寒之极,又得蓬砂之辛,所以能治伤寒热狂大热,当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义也,淡能利窍,故治热淋、血淋、膏淋等病,乃手太阳少肠经药也。

    简误:海金砂,性淡渗而无补益,大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

    《本草蒙筌》:用为丸散,专利小肠。得栀子、牙硝、蓬砂,可共疗伤寒狂热。本注又云:小便不通脐下满闷者,用此一两,腊茶五钱,绝细研成,煎生姜、甘草梢,调下三钱。不通又再服之,旋可以取效。

    《本草乘雅》:似金而体轻,似沙而质滑。草气之生沙,犹水体之成冰,合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主溺沙石者隙当。

    宜入心之府,小肠经药也。小肠者,泌糟粕传大肠,泌水道输膀胱,止在而不盈,决渎以为量也。

    卮子六出之冰花,对待热恼为清凉。蓬沙蓬转如轮,枢机迅捷。牙硝缘水火以为性,可从之以水逆之以火,亦可逆之以水,从之以火,所谓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反佐以取之。

    《景岳全书》:此草出黔中,七月收其全科,晒干,以杖击之,则细沙自茎叶中落。味甘性寒,乃小肠膀胱血分药也。善通利水道,解郁热湿热及伤寒热狂、小便癃闭肿满、热淋膏浊、血淋石淋、茎中疼痛,解诸热毒。或丸或散皆可用。

    《本草备要》:通淋,泻湿热。

    甘寒淡渗。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五淋茎痛。得栀子、牙硝、硼砂,治伤寒热狂。大热利小便,此釜底抽新之义也。

    《本经逢原》:海金沙生于叶上,小肠、膀胱血分药也,热伏二经血分者宜之,故小便热淋茎痛为要药,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本草求真》:[批]利小肠血分湿热。

    海金沙专入小肠。味甘而淡,气寒无毒,为主通利小肠血分要药。凡小肠热闭而见五淋疼痛不止者,服之使热尽从小便而出。且于伤寒热闭,而见腹满狂躁,则当于此加栀子、朴硝、蓬砂投治,俾热亦从小便而出,此灶里抽薪之一义也。但肾脏真阳不足切忌。

    《得配本草》:甘,寒。淡渗。入手足太阳经血分。去脐下满闷,消膀胱湿热。

    得腊茶、生姜,治癃闭;得滑石、甘草梢,治膏淋;得栀子,治热狂;得白术、甘草、牵牛,治脾湿肿喘。

    真阴不足者禁用。

    《本经疏证》:海金沙无花实,其气专钟于叶,而成沙则不同,于吐其华而凝其元,惟得气之流散者以致其自然之化机而已。然如蒲黄而色黄赤,则有可参者,夫肾主水而脾主湿,是肾水之用寄于脾也,此其治必在于色黄者。小肠行水而合于心,心主血,血乃水之化,血和而水化自行,此其治必在于色赤者。方书但知其治血淋膏淋石淋等证,讵知其种种所患,皆本于湿土之气不能运化,而又有火以合之,乃结聚于水道,有如是乎?要知此物是于土中布其流散之用,而并达火之丽于土,以病于水者,则可以思其功之所在,固不徒在行水之脏腑而已。

    《本草分经》:甘,寒,淡渗。专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通淋。

    【现代药理研究】

    1.海金沙有利尿通淋的作用。

    2.抑菌试验证明,海金沙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3.以海金沙、车前子为主药的尿路通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对泌尿结石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