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翻页 ← → 键
国学书籍大全 > 中医书籍 > 经方发挥 > 瓜蒌桂枝汤
    瓜蒌桂枝汤是《金匮》治疗柔痉的方剂,以瓜蒌根加桂枝汤组成。柔痉之病是因外感风寒,过汗或误下,耗拐津液,致筋脉失养所造成的。桂枝汤解 肌祛邪,瓜蒌根(即天花粉)能滋养津液而润燥养筋、舒缓筋脉,以治柔痉。汤本求真氏说:“瓜蒌根治因虚热,脏器组织燥枯,而于外表发轻微强直性痉挛,于里 现口燥口渴及其他之症状。”根据临床实践,瓜萎根确有治疗因热伤津而致强直痉挛的作用。

    临床上由于外感风寒致痉病者固然有之,但因外感风热,热伤津液而致痉病者更为多见。特别是小儿发病率更高,因发育尚未成熟,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之体,一旦被外邪侵入,难以抵抗,尤其阴液易为耗伤,因而不论外感风寒或外感风热之邪,只要病邪羁留稍久,最易伤液耗津。津液被耗伤, 筋脉失其濡养必然导致抽搐,遂成痉病,即小儿“急惊风”。此病在初发病时,如能及时以清热解表、滋养津液之法治之,常可应手而愈。如误以搜风镇惊之法治 之,则津液愈伤,筋脉更为枯槁,必致缠绵难愈。

    此病在治疗时,属外感风寒者,以桂枝汤疏散风寒,加花粉生津养筋,疗效明显。但如属外感风热,或寒邪化热者,则不宜以桂枝汤解表。宗仲 景之启示改辛温解表为辛凉解表法以宣散风热,重加花粉以养阴润燥。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剂,莫过于银翘散,故以此方重加花粉治之,特别是用于小儿的高热抽风, 其疗效常令人惊奇。

    如果患儿患高烧抽风时久或过用寒凉之品,高烧虽退,但有不少病例仍遗留继续抽风,虽无高烧时的抽风严重,但也有四肢筋脉不时抽动,缠绵 不已,长期不愈,证多显现身凉、脉迟、面色(白光)白、气法、神疲等虚寒之象。此时如再用寒凉,势必败伤脾胃使阳气愈损,不仅对病无益,反能偾事。当此之 时,用瓜蒌桂枝汤既能温煦经脉,又能生津液濡养筋脉往往获效。

    典型病例:

    金XX,男,4岁。发烧头疼,频繁呕吐,儿科以流脑收入院治疗,给予磺胺、抗菌素及对证疗法。十余天后呈昏睡状态,神志不清,不吃不喝,并 出现频频抽风。每日约抽十余次,抽时两眼上吊,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每次约数分钟即自行缓解。给予输液打针用各种镇静剂仍多天效果不佳。一直处 于昏迷状态,遂停西药,改用中药治疗。患儿发烧比以前有所好转,但如不用退烧药时体温仍然上升,易汗,唇干裂,舌上少津,脉数。治以银翘散加花粉,因吞咽 困难用鼻饲灌入。每日一剂,并送下安宫牛黄丸半粒。经服上药三剂后,抽风次数逐渐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神志渐清,会哭,并能稍进饮食。继以上药加减化裁, 减去安宫丸,每日一剂,体温降至正常,四肢抽搐虽减少但仍未痊愈。家属再三要求出院调治疗养。时过二月,患儿复来就诊治疗。抽风与出院时无甚差别。据家属 叙述,二个月以来在外一直未停止过治疗。多以寒凉生津之品或以羚羊勾藤熄风解痉之类治之,少有效验。患儿面色(白光)白,唇舌色淡,精神疲惫,大便溏,手 足不温。据此,为过用寒凉,挫伤阳气,不仅脾胃损伤,而且气阴皆虚,不能濡养经脉,抽风终难治愈。遂以瓜蒌桂枝汤治疗,连服五剂。十数日后复诊,抽搐次数 显著减少,程度也轻。宗此方加白术、当归、党参等调治一月痊愈。

    结语

    瓜蒌桂枝汤治疗柔痉,固然有效,但在临床上使用此方的机会不太多。关于小儿发热抽风,临床上最为常见,即为“急惊风”是也。此病的发病因 素,是由于热邪内灼律液,而致筋脉挛急。不少古人和今人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往往被“急惊风”之病名所惑,于是在治疗方面则多以搜风、熄风、镇惊之品治 之,愈治则津液愈伤,以致抽风缠绵不愈。

    笔者多少年来,凡遇到小儿初感发热抽风,即投以银翘散重加花粉,大都获效。而且其效甚速,有时令人惊奇。如遇病程较长,反复不愈者,再用银翘散加花粉治疗,往往无效。需用瓜蒌桂枝汤扶阳养阴方能治愈。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