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翻页 ← → 键
国学书籍大全 > 中医书籍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调、和也。顺也。言人之阴阳水火。荣卫气血。表里上下。皆当和调。逆调则为病矣。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此论上下阴阳之不和也。非常温者。谓非常有温热之病在表也。非常热者。谓非常有五脏之热在里也。为之者。乃阳热之气为之也。

    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火为阳而居上。水为阴而居下。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于上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身非衣寒。表无寒也。中非有寒气。里无寒也。寒从中生者。谓寒从阴中而生也。

    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痹气者。气闭也。阳气少而阴气多者。因是人多痹气故也。病在阴者名曰痹。寒湿之气。闭于里阴。则火热不得下交于阴而阴气盛。阴气盛则阳气渐衰。阴寒之气过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盖热出于阳火。故烦。寒出于**。故如从水中出。此上下水火阴阳之不和也。

    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灸如火者。何也?(此论表里阴阳之不和也。四肢为诸阳主气。四肢热者。阳热之气在表也。逢风寒而如灸如火者。邪正相搏。因表阳之热。而热更盛极也。此节论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和调则阳生阴长。逆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耳。

    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阴气虚者。里阴之气虚也。阳气盛者。表阳之气盛也。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四肢者。阳明之所主也。两阳、阳明也。两阳合明。故曰阳明。相得者。自相得而为热也。阴气少者。少阴之气少也。少水者。津液少也。津液少而不能还入胃中。则火盛而不能灭矣。夫肾主藏精。阳明之所生也。肾之精气。复上与阳明相合。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气。阴气虚少。则阳独治矣。然独阳不生。谓不能再生长其阳热。惟此独胜而止矣。张兆璜曰:能灭盛火。即是阴阳和调。

    逢风而如灸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此释明阳明之气。主于四肢。而又所主肌肉也。二阳之气。在于皮肤肌腠之间。而又逢风热之阳邪。邪正相搏。则火热炽而销铄其肌肉矣。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身寒而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者。太阳气衰。而寒在表也。不冻栗者。二阳火热之在里也。

    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肾气胜者。肾水之气胜也。以水为事者。膀胱之水胜也。谓其人水寒之气偏胜。水寒偏胜则太阳气衰。太阳气衰则孤阴不长矣。水、精水也。肾藏之精枯不长。而膀胱之一水。不能胜二火矣。夫肾生骨髓。水生肝。肾脂不生。则髓不能满于骨。是以寒至骨也。以上兼论阴阳水火。互相生长之道。高士宗曰:一水不能胜二火句。似为衍文。

    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肝者。一阳初生之木火也。心者。地二所生之君火也。肾为牝脏。孤脏也。孤脏之阴。藉太阳标本以合化。太阳气衰。则孤阴不长矣。膀胱之津液。不能胜二火。故其人不能冻栗者。二阳之火热在内也。病名曰骨痹。病在髓枯而骨痛也。故其人当骨节拘挛。此论表里阴阳之不调也。

    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此论荣卫之气不和也。苛、虐也。谓虽近衣絮。而苛虐如故也。

    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虚实者。不和也。言荣气不得卫气之和。则荣气虚。卫气不与荣气相和。则卫气实也。盖阳道常实。故曰实。然则过犹不及也。

    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不仁者。不知痛痒。不用者。痿而不胜。盖言荣卫不和。则两者皆虚矣。荣卫两虚者。不仁且不用。不仁不用。而肉苛如故者。不和而致虚也。张兆璜曰:此释明上文之所谓虚实者。乃不和也。

    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人身者。荣卫之所循行也。志者。五脏之神志也。本脏篇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荣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荣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是三者之所当和调者也。如三者皆相失而不相有。则气血不行。魂魄离散而死矣。此言荣气当与卫气和调。荣卫之气。又当与神志和调者也。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愿闻其故。(此论经气上下之不调也。经气生于脏腑。故曰何脏使然。

    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一呼一吸曰息。息有音者。呼吸有声。气逆之所致也。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三阳者下行。今反逆而上。以致呼吸之有音也。朱圣公曰:是阳明之逆也句。概上下二节而言。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按灵枢动输篇。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

    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岐伯曰:气之离脏。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盖言十二经脉。皆足阳明胃腑之所生。胃气上注于肺。以司呼吸。下注于肾。以资十二经脉。故曰:阳明者。胃脉也。言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胃之所出血气者。从大络而上注于肺。从胃脉而下注足少阴也。如阳明逆。不得从其道。则为不得卧而息有音。手太阴逆。则为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足少阴逆。则为不得卧而喘也。此论经脉呼吸之逆调也。下经者。即下文之所谓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盖阳明之津液。随气而下注于肾。如阳明逆。不得从其道。而肾之水气。反上客于阳明。是以胃不和而卧不安也。再按

    上十焉息者。谓阳明所生之荣卫宗气。如弓弩之发。上注于肺。以行呼吸。以荣经脉。居十分之十焉。下八焉伏者。谓阳明所生之津液。下注于足少阴。如水之下岸。居十分之八焉。盖荣气宗气卫气。皆主上行。是气之十分。皆上行也。津液二分。行于经隧。八分流溢于肾。故止八分而伏藏于下也。何道从还者。冲脉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冲脉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气街者。气之径路也。如络绝则径通。是流溢于肾藏之精液。从冲脉气街之道路。还循于十二经脉。如环无端。而莫知其极。此血气生始之根原。经脉循行之道路。学人所当用心理会者也。张兆璜曰:灵枢论经脉顺行之道。此篇论经脉逆调之因。故当复引经语以证明之。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患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此言手太阴之调逆也。肺主呼吸。肺之络脉逆。故呼吸不利而息有音也。夫脉之循于里曰经。浮而外者为络。外内上下经络相贯。循环无端。络脉逆则气留于经。而不行于络矣。络脉浮于皮肤之间。其病轻微。故止息有音而起居如故也。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帝曰:善。(此言足少阴之逆调也。夫津液者。水谷之所生。肾者胃之关也。胃之水液。从关而下。入于肾者顺也。如阳明逆。不得从其道而下入于肾。则肾之水气。反循津液之道路。而上乘于胃矣。是以胃不和而卧不安也。故曰:肾者水脏。主藏津液。又主卧与喘也。夫手太阴足少阴阳明。主血气生始之根原。经脉呼吸之道路。人之一身。总不外乎水火阴阳。荣卫气血。是以上章论水火阴阳之寒热。后章论呼吸经脉之逆调。杨君立问曰:帝问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岐伯皆未详答。后人有言简脱者。有增补其文者。是耶非耶。曰:此节专论气之呼吸。脉之顺逆。盖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荣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是以三阳之脉上行。则气逆而为息有音。如三阳之脉顺行而下。止阳明不得从其道。是当不得卧而息无音矣。如病在经脉。则阴阳不和而不得卧。筋骨不利而不能行。今病在络脉。故止息有音而起居如故也。圣人立言。浑然 栝。或言在意中。或意居言表。奈何后学不细心体认。而妄增臆论耶。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