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翻页 ← → 键
国学书籍大全 > 中医书籍 >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 > 四逆汤(《伤寒论》)
    制附子9~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水煎服。(剂量参考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

    此汤为回阳救逆之要剂。主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四肢厥逆冰冷,畏寒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口不渴,或兼见干呕、咽痛,或大汗亡阳,脉沉微细欲绝者。近人用它抢救休克,全身冷汗,体温下降,血压测不到,脉搏触不到,或似有似无等症。

    经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故用附子大辛大热之品,温经济阳,以救欲绝之阳为主药,辅以干姜辛热之品温中散寒,助附子振发阳气,姜、附同用相得益彰。更佐以甘温补中阳之品,鼓发胃气,并能缓调姜、附之烈性,三药相合而为甘热回阳、辛热救逆之剂。取附子之热、干姜之辛、甘草之甘而为治也。

    本方加人参10克,名四逆加人参汤,治大吐大泻后,身恶寒,脉微欲绝,又出现下利,急以此汤温经回阳,益气生津。去甘草,加葱白4茎,名白通汤,治阳虚寒盛下利,脉微,阳气不能通达之证。四逆汤加重干姜(改为12~18克),名通脉四逆汤,治阳虚寒盛,下利清谷,手足厥逆,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面色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脉不出等症。面赤者可再加葱9茎;腹中痛加白芍18克;呕者加生姜10克;咽痛者加桔梗3克;利止脉不出者加人参(益气行血)。

    近二三十年,曾有些大医院把人参、附子、干姜做成注射液,名「参附姜」注射液,用于抢救休克、心衰,有良好作用。

    理中汤、四逆汤、吴茱萸汤皆治阳虚吐利之证。但理中汤的主证在利;四逆汤的主证为厥;吴茱萸汤的主证在呕。同中又有异也,不可不辨。

    四逆汤与回阳救急汤(附子9克、干姜6克、肉桂3克、人参6克、白朮9克、茯苓10克、陈皮6克、炙甘草4.5克)相比较:前者主治阳虚寒盛四肢厥逆之证;后者回阳救逆之力更大,主治寒邪直中三阴或吐泻亡阳,阴寒较重,呕吐较轻,正气欲脱者。

    四逆散与四逆汤均治手足厥逆,但四逆汤主治阳虚不能温煦四末之厥逆。四逆散则治肝郁气滞,表里不和,热邪内郁,气机不能通达四肢之厥逆,故治以和解表里,舒肝理脾之法,与四逆汤法截然不同,不可混淆。

    真热假寒之证禁用四逆汤。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