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之疮,多生于**,闻人毒气而生者,其毒即发,不生于玉茎马口之间也。惟**而得之,必从玉茎始,以毒自此入,则疮亦自此兴。倘初生下疳,即用遍德汤大剂吞服,不特疳疮顿愈,而杨梅之疮亦必不生,即生亦轻少,断无结毒之祸。无奈世医不知此方之妙,妄用药饵,惟识败毒,不杂用补气补血之味,以致难于收功。而风流子弟厌恶生疮,且归咎于医生,亟请收敛,医生贪图厚谢,不补气以祛邪,不补血以化毒,竟用轻粉之类,以收敛之,毒入骨髓,不敢外发,一时疮净,亦为可喜。子弟甘谢而无怨言,医生乐酬而生德色。苟仍补其气血,而加之暗消之品,终年累月而服之,则元精既足,元气自旺,毒难内存,犹能外泄。无如子弟既苦于服药,而医生亦倦于防危,彼此相忘,竟置之不论不议之天。谁知收敛之后,不知保守,纵欲如故,而毒难久留,或半年,或二三年,乘何脏腑之虚,乃突而外攻矣。大约毒结脏腑之虚,俱是难救之疮,而结于鼻与玉茎者,尤为难救。
遍德汤 伯高太师传。治下疳杨梅。
当归二两 白术二两 生甘草五钱 土茯苓一两 金银花四两 天花粉三钱 水煎服,连服十剂,而遍身之疮如扫矣。
寒水再造丹 伯高太师传。治结毒至鼻烂、茎烂者皆效。
麦冬三两 生甘草一两 桔梗三钱 黄芩三钱 连翘三钱 贝母三钱 土茯苓二两 寒水石研细末,三钱 夏枯草二两 水煎汁二碗,调寒水石末服。倘鼻尚未落,一剂烂落也。如已烂落,一剂不再烂也,二剂全愈。倘结毒生于他处,减半多服,无不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