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翻页 ← → 键
国学书籍大全 > 中医书籍 > 濒湖脉学(白话解) > 十、真脏绝脉
    病脉既明①,吉凶当别。经脉之外,又有真脉。肝绝之脉,循刀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命脉将绝,虾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脉症,断之斯易。

    注释

    病脉既明①:此句前原有“平人无脉,移于外络。兄位弟乘,阳渓列缺”四句,是说“反关脉”的问题,已于第二部分“部位、诊法”首段介绍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此段讲真脏脉。

    对以上各节所述各种病变的脉象,既已基本明白了,从而对于各种病症的预后好坏,也应该能作出鉴别。不过,这些脉象,都是通过经脉的变化反映出来的,还有所谓“真脏脉”的,不仅是经脉一般变化的反映,而是脏腑本身功能到了“一厥不振”地步的表现。所以叫做“真脏脉”的意义,就是说这种脉象是脏腑的真气(既正气或元气)都已衰败之极的表现。肝脏真气衰绝的脉象,好象摸着刀刃,极细而坚急(责责,坚急的形容词)。心脏真气衰绝的脉象,短而坚硬躁急。象一颗豆粒的旋转。脾脏真气衰绝的脉象,细弱极了,时而搏动很快,时而又极慢,好比鸟雀啄食一般,又好比屋漏滴水、细水缓流、覆杯的水滴,总是点点滴滴的,时断时续的,没有一定规律。肺脏真气衰绝的脉象,大而虚软,好比羽毛着在皮肤上一样,既漂浮无根,还萧索零散;又好比麻子仁的转动,轻虚而涩,并不圆活;又好比水面的波浪,来去极快,但模糊不清。肾脏真气衰绝的脉象,坚搏无神,有不规则的歇止;又好比客人的来访,来来去去,没有一定,来的时候有如弹石般坚急有力;去的时候便又象解散的绳索,散乱无根。命门真气衰绝的脉象,来去模糊,很难辨识,时而好似游虾,脉在沉部突然间搏动一下;时而好似鱼翔,仅在尺部搏动,寸部毫无影响,首尾不相应。膀胱真气衰绝的脉象,脉的搏动,有升无降,好象泉水的上涌一般。凡是出现以上种种真脏脉象形象的,都足以说明脉中已经不存在胃气了。当然,尽管出现了这种种坏脉,仍然须要参考形色、症状的情况,仔细地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取得正确的判断,还是比较容易的。

    阳病见阴①,病必危殆②。阴病见阳,虽困无害。上不至关,阴气已绝。下不至关,阳气已竭。伏脉止歇,脏绝倾危。散脉无根,形损难医。

    注释

    阳病见阴①:本段是从第七部分(三)移来。

    殆②:(dei)音带,危险。

    此段讲阴阳绝脉。

    阴和阳,是互相联系的。阴阳的正常关系被破坏,就是病变。从脉与症的关系来说,也很明显。如阳热见阴虚脉,阳愈亢,阴愈虚,这样的病变危险性较大。相反,本是个阴寒病,却出现阳热的脉,由阴变阳,由衰弱转为亢进,是机能好转的征象,虽然一时病重,但从预后来看,大多是不妨事的。假使仅有尺脉的搏动,上不到关脉的,说明阴精已经衰绝于下,无力上升。或者仅有寸脉的搏动,下不到关脉,说明阳气已经衰竭于上,无力下降。这两都同样是属于“阴阳离诀”的病变。假使脉既沉伏,又还歇止,这说明脏腑真气都已衰绝,整个身体就有垮台的危险性。或者脉来浮散,重按则无,毫无根蒂,这说明阳气已经接近衰绝,整个身体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医治起来就很困难了。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